GameLook報道/太空一直都是一個可以引發人類遐想的地方,從古時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到上世紀人類第一次登月,再到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號”成為第一個穿越太陽圈並進入星際介質的宇宙飛船,人類對於太空的向往和探索的腳步,從來都不曾停下,雖然未知通常代表著危險,但是那深邃的太空,卻散發著未知的魅力,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在各種力量的驅使下也在揮灑著自己的汗水。
但是作為普通人的大眾,除瞭見證歷史的時刻以外,也很難再有更多的作為,對於航空航天的瞭解更是談不上多少。最近,一款航天類的模擬經營遊戲《Mars Horizon》正式版發佈,在一天之內,遊戲的銷售量就已經超過瞭10萬份,在Steam上擁有84%的好評率,可見大家對於太空題材的熱愛。
《Mars Horizon》的開發商是Auroch Digital,一家成立於2010年的英國獨立遊戲工作室,在遊戲方面,工作室主要作品包括《Chainsaw Worrior》系列、《Dark Future》等,2019年,《Dark Future: Blood Red States》還曾獲得TIGA的獎項提名;與此同時,工作室還運營著線上遊戲媒體平臺“Game The News”,網站的內容包括遊戲新聞和評論,網站的文章曾被衛報等英國大報轉載報道。
《Mars Horizon》遊戲的來頭其實也不小,是公司在歐洲航天局(ESA)和英國航天局的參與和支持下完成制作的。官方表示:“我們與ESA的眾多太空探索專家合作制作瞭Mars Horizon。包括開發火星計劃專用技術和設計下一代任務在內的多位工程師參與制作,為遊戲玩法和場景帶來瞭前所未有的權威性、真實性和合理性”。在遊戲中,你也可以看到ESA的旗幟和標志,由此可以看出,在遊戲的專業性和場景表現上,是得到專業保證的。
以下是遊戲的宣傳視頻:
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
在《Mars Horizon》中,玩家將代表一個國家或地區,掌管一個大型航天局,從零開始,在一個架空的宇宙裡,引領你所代表的航天局,進行太空競賽,從太空時代初期一直到運送宇航員登陸火星,全都要快人一步,書寫屬於自己的歷史——如果玩家做出的選擇正確,那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將不是加加林,最先登上月球的也不是阿姆斯特朗。
在遊戲的設定下,一共有5個國家和地區的航天局可供玩家來選擇,分別是NASA(美國)、ESA(歐洲)、蘇聯/俄羅斯、日本以及中國,每個國家從開局的特性選擇,到基地地圖,再到載具和航天器的模型,都是不同的,特別是火箭和衛星等的模型,都是根據現實中的情況來進行模擬和制作的,還原度還是非常不錯的。
包括航天局的標志,基地的名稱、以及航天局的特性都是可以進行定制的,而和其他四個航天局的外交屬性則是隨機生成的(玩家也可以主動隨機),比如玩家想和俄羅斯拼一拼,就可以將雙方的關系調整到敵對的狀態。
開局玩家可以選擇航天局的特性,但是會有點數限制,不同的特性需要的點數也就不同,一些負面效果可以增加點數,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特性,比如默認情況下俄羅斯會讓一個無效的月份變成次佳月份,美國是裡程碑任務獲得前三,那麼支持會翻倍(這些後面會提到),你可以根據自己想走的路線進行更改。
定制完成之後,我們就會進入遊戲,遊戲的畫風偏寫實,系統也比較復雜,從基地的建設、科技的發展到發射時間安排以及火箭的制造都囊括在瞭遊戲之中。下圖就是遊戲的主界面,基本上呈現瞭遊戲大的系統框架。
在主頁的右邊,最上方的三個圖標分別是贊助資金、科技點數和支持點數。和現實中一樣,航天局的收入主要並不是靠合作和航空航天來賺錢,雖然馬斯克為首的資本家正在將航天事業商業化,但目前還無法做到盈利。所以遊戲當中,玩家的收入主要來自贊助。
科技點就很簡單,通過建造特定建築,就會每月定期生成科技點數。
而支持點數除瞭受一些隨機的新聞事件影響以外,主要是從我們的任務中獲得,任務成功·就會收獲一定數量的支持點數。支持點數分為不同的等級,每年會進行一次審查,隻有當我們在新的審查開始之前,支持點數達到瞭新的層級的要求,我們每月的贊助資金就會有一定程度的上漲,這也是我們除瞭各種加成以外,唯一直接增加月收入的辦法。並且因為審查是每年一次,所以玩家也是每年才有可能漲一次工資。
而右下方就是我們這個月正在進行的事件,和要發生的事件。遊戲以月份為最小時間單位,當我們安排好,或完成瞭這個月的任務之後,可以點擊快進到下一個月。當然也可以直接跳到最上面一個任務完成的時間點,不過遊戲當中單個任務一般都需要花費數個月的時間,可能在玩家跳過的時間段裡,會發生很多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遊戲主界面的地球是會變化的,不僅是自轉,當玩家或其他航天局發射瞭衛星之後,還進行瞭與其他星球相關的活動的時候,都會在主界面上表現出來。
“Failure is not an option.”
在主界面的左邊,最上面是遊戲中的科研系統,遊戲中的科研系統一共分為瞭三類,分別是任務樹,建築樹和載具樹。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任務樹就是研究科技解鎖任務的地方,建築樹就是研究並解鎖基地上不同類型的建築,而載具樹則是用來研究航天飛船不同部分的地方。遊戲中每次隻能同時研究一個項目,並且隻有研究瞭上一個項目之後,才會解鎖更高級的項目。
遊戲中進行科研需要消耗科技點數,可以通過任務和建造特定建築來獲得。並且科研系統中,較為特殊的任務樹還會根據時代來變化,完成特定任務就會解鎖新的時代,也會解鎖新的可探索星球,任務樹也會出現新的內容。並且遊戲中不管是建造基地建築還是航天器,都需要先完成研究才能開工。
左邊中間的依次是科研、任務、基地、外交和航空百科,接下來會依次說明,在遊戲當中任務系統分為瞭兩個部分,一種是裡程碑(Milestone)式的任務,另一種則是請求(Request)式的任務。裡程碑任務裡面就是各國太空競賽的主要項目,裡面會展示項目的簡介,要求(會要求完成特定的科研項目),可獲得的獎勵,以及各國的進度。
而請求任務則是在完成瞭裡程碑式的任務之後就會出現,會增加你的支持度和科技點數,不需要額外的研究,但隻存在限定的時間段內,時間一過就會消失。
宇航局基地系統需要建造完成任務所需的建築物,不同的建築物會有不同的效果,而組合建築物時也有講究,兩個建築物合理地組合在一起,可以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當然,不合理的話也會產生 Debuff。
遊戲建造新的建築首先我們需要清楚基地周邊的巨石和樹林(請問航天局就不能找個好一點的土地嗎?),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有時候一個建築造價八萬,清理空間就需要花費十萬。並且建築造好瞭之後,每月還需要定期支付一筆保養和維護的錢,所以你要保證自己的資金充足。
外交系統比較簡單,在裡面你會看到各個宇航局之間的關系情況,以及當前你的這種關系會帶來怎樣的額外效果。在遊戲當中與其他宇航局保持中立的關系,不會帶來任何加成,有善或者同盟(正面)的關系,會帶來科技點收入的加成,而競爭或敵對(負面)的關系會帶來金錢贊助的加成。
遊戲中會有很多隨機的事件,包括新聞等來影響兩個航天局之間的關系,比如美國航天局來找你交換技術,你可以免消耗解鎖一個科研項目,你選擇交換,雙方關系就會增加一些,你不交換,就會惡化,或者說政治上兩國家地區關系交惡,兩航空局的關系也會受到影響。
最後是航空百科,遊戲與歐洲航天局(ESA)和英國航天局合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要進行航空航天知識的科普,起到推廣的作用,所以這其實也是一個教育遊戲。裡面的知識點會隨著你遊戲的進程,和你選擇不同的航空局一點點地來解鎖,也變成瞭一個收集的要素,裡面對於航天器、宇航局的歷史以及太空的知識都非常地豐富,條目很多,講解得也很詳細,很符合遊戲的玩家群體的需求。
以下是遊戲的試玩視頻:
我已出艙,感覺良好。
爭取第一個完成遊戲中的裡程碑任務,是遊戲的主要目標。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科研階段,前期準備階段,發射後階段。科研階段完成之後,我們要進行遊戲的前期準備,一般裡程碑式的任務的前期準備主要是建造航天器和安排發射時間。
在遊戲當中的裡程碑任務包括從最開始的通訊衛星,到後面的載人航天甚至是登上火星。而遊戲中一個火箭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功能級(比如各種載具,用於安置衛星和宇航員)、上面級(二級推力管)和助推器,每一部分都需要從已研究的項目中進行選擇。其中功能級會被獨立出來的要求玩家進行選擇,同時在判定上,也和其他兩部分不同,因為功能級主要用於安置設備,所以是進行裝置可靠性的判定,而後面兩個部分負責航天器的發射,則會組合在一起,進行發射可靠性的判定。
裝置可靠性與發射的成功幾率無關,主要是與發射之後的操作判定產生聯系。
而發射可靠性則較為復雜,系統會根據你的裝備類型來判定所需的金額和一部分可靠性比例,發射可靠性越低越容易失敗,但遊戲經常會出現的情況是,即使是99的成功幾率,你也會看到一場絢麗的煙花。
而一部分的可靠性判定則來自於發射時間的選定,發射日期分為最佳(可靠性無損失)、次佳(發射可靠性-20%)和無效(無法發射),所以極有可能在你火箭生產出來數個月內都沒有合適的發射時機,導致錯過競速排名的情況出現。不過這個對俄羅斯人沒有影響,臺風天航班都不晚點的俄羅斯,他們的默認技能之一就是將無效的月份變為次佳。
挑選好發射的時間之後,飛船就可以起飛瞭。飛船起飛後的情況會有不同的檔次,分別是嚴重故障、負面事件、發射成功、正面事件,每個檔次根據你的發射可靠性都會有不同的比例,隻有達到發射成功,裡程碑任務才能繼續進行。不過在遊戲當中,火箭的發射可靠性不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會隨著任務的次數而增加。
如果玩家任務失敗,火箭爆炸瞭,那麼除瞭研究以外的所有進度清零,需要重新安排整個流程。
火箭成功進入軌道之後,就要開始講究策略上的操作瞭,以最簡單的通信衛星為例。人造衛星負責獲得通信資源和數據資源這兩類目標,同時每一次都會有指定要完成的目標數量。衛星會有電力的設定,執行不同的指令會消耗電力和上面兩種資源來進行轉化,不過轉化過程中還會隨機出現一種特殊的資源,叫做導航,它是唯一可以通過指令來獲得,負責確定衛星的航線。
一次任務一共四個回合,每個回合都隻有兩次指令,安排好瞭之後統一運行。指令會有失敗的風險(和功能級的裝置可靠性有關),就和火箭發射一樣,同樣也分為四個檔次,不過失敗瞭之後需要花費額外的能量去抵消失敗,並且會在後面指令的判定上產生負面的效果,當成功的指數比較高時(正面事件的水準),就會有額外的收獲。
四個回合後,達到指定的目標數量,則任務成功,超出的數量越多,結算的時候加成就越多,如果失敗,衛星就會飛走,墜毀在大氣層,整個任務失敗。
“Okay, Houston, we’ve had a problem here.”
《Mars Horizon》整個遊戲,其實並沒有非常硬核細節的模擬,更多的是我們對於研究策略的安排和如何做到快人一步。從官方的介紹來看,整個遊戲原本的定位就是一款入門級的航天類模擬遊戲。更多的是對玩家進行一個航天知識的基礎科普。包括遊戲搭建火箭的部分都隻是在已有的模型基礎上,進行有限的選擇和搭配。
這其實也是讓很多玩家失望的一點,很多老玩家更加期望的是類似於《坎巴拉太空計劃》一樣的,高自由度和自定義的沙盒遊戲。這也是很多玩家給出差評的原因之一,但其實就像Steam玩家忠勇義烈工口桑總結的:“任務規劃在真實性和遊戲性之間取得瞭很好的平衡,也是少有的帶中國玩還保持瞭客觀公正,並且本地化水平很高。從種種細節看出制作組對航天的熱愛”的一款遊戲。
如果你對太空有自己的向往,對於航空航天事業比較感興趣,想要通過一款遊戲來進行入門的話,那麼《Mars Horizon》絕對是獨一無二的選擇。遊戲用競速的設定符合當前現實的情況,同時也給遊戲的玩法增加瞭趣味。對於航空事業一步步的發展通過科技樹的形式呈現瞭出來,用很直觀的方式讓我們可以看到人類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向星辰大海的。
當然,如果你是馬斯克的粉絲,對於SpaceX很感興趣,那麼這個遊戲也非常適合你,《Mars Horizon》被Steam玩家打趣稱作“馬斯克模擬器”。
文章來源:GameLook.com.cn
暫無評論
要發表評論,您必須先 登入